55℃杯真相 真品用三水醋酸钠等廉价材料?

不管热水还是冷水,放进55℃杯里就能瞬间变成55℃?对不起,没那么神奇。那么,55℃杯是个骗局?也不对。55℃杯确确实实能起到快速降温并储热的作 用。倒入一杯100摄氏度的沸水,一分钟内的确能降到55℃左右,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温。为什么市面上有不少人买了之后有诸多吐槽,还检出了三水醋酸钠等廉 价材料?只能说,在这个擅长盗版的时代,你毫无悬念地买到了假货。

55℃杯

55℃杯的真相到底是什么?本文就为各位还原55℃杯的神奇和不神奇。

55℃杯的奥妙:

快速降温升温可实现

首先,55℃杯确实能实现快速降温和升温。原理简单来说,就是杯子的特殊材料与水进行了快速的热量传导。

洛可可集团首席设计官连振告诉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,55℃杯的材料分为三层:导热层、微米相变材料和隔热层。与水直接接触的导热层采用食用级的304不锈钢,负责快速传导热量;中间的微米相变材料则负责快速吸热,实现降温和短期储热的功效;最外面的隔热层由食用级的304不锈钢和食用级的PP组成,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。

因此,“加入沸水变成温水,再加入凉水又变成温水”的神奇效果是因为水和杯子发生了两次热能交换。第一次装入100℃的沸水,于是水的热能通过上述材料传给了杯子,使水的温度下降到约55℃,第二次则是杯子储存的热能传给了第二次倒入的凉水(与室温相同),使其温度加热到了约55℃。

热能的交换是由于温度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转化。两次传导后的平衡温度都在55℃左右的奥秘就在于微米相变材料,这也是55℃杯的创新技术。

据连振介绍,正品55℃杯微米相变材料符合欧盟RoHS标准,经过1年多的时间研发完成,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(编号为201320414844)。

浙江某大学的热能学教授向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证实,采用这种微米相变材料的确可以实现降温和升温至55℃左右的效果。如果不考虑研发的成本,这类材料本身并不昂贵。

1月7日,为了澄清市面上流传的55℃杯含有“三水醋酸钠、十二水磷酸一氢钠、明胶”等廉价材料的说法,洛可可集团专门在全国各地召开了说明会。在说明会现场,该公司展示了来自广州中谱技术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的检测报告,结果显示未从55℃杯中检测到三水醋酸钠;另一份报告则称微米相变材料符合欧盟RoHS标准,即这类材料中不含有“环境管理物质中禁止使用物质、计划废除物质以及削减物质(有害物质)的混入和使用”。

55℃杯的不神奇:

不是永远的55℃

从概念和创意上来说,55℃杯是巧妙的。用洛可可创新集团创始人以及55℃杯发明者贾伟的话来说,55℃杯抓到了用户的痛点,那就是安全和健康。最初设计55℃杯的灵感就来自于贾伟的两岁女儿被开水烫伤的意外。

连振也表示,55℃杯在理念上的设计比技术的创新更重要。

为什么说没那么神奇?通过上述的分析,聪明的读者应该已经有解。为了符合热能交换的规律,实现降温和升温须符合一定的顺序。也就是说,必须第一次装入沸水,降温后倒出,迅速再装入凉水才可以。

正品55℃杯的说明书上也明确写道:第一杯开水喝完,若再次注入100℃的开水,中间需要等待约1小时才能降温。同理,如果第一次就装入凉水,也绝不可能会自动升温到55℃。

本报记者用正品55℃杯做了个小实验。首先将沸水倒入正品55℃杯,盖紧杯盖摇晃一分钟后,打开用水银温度计测量,发现温度为50℃左右;紧接着再倒入凉水,同样密封盖子摇晃一分钟后,测量其温度则为40℃左右。当时的室温为10℃。

连振告诉本报记者,“55℃”并非精确的数字,该杯子更多的意义在于健康和安全的理念,提倡中国人多喝温水而非偏热的水以保护食道,同时也尽可能减少被热水烫伤的意外。

另外,55℃杯的材料虽然有一定的保温效果,但只能在短时间内实现55℃左右的保温。

还有,55℃杯一般只能装饮用水,说明书上也明确,禁止装入碳酸饮料、酸梅汁或牛奶等饮料以防止腐蚀杯体材料。若放入含盐分的食物及汤品,请须于12小时内取出,并将杯体清洗干净。

综上,任何液体装入55℃杯永远都是55℃的神话不存在。

有消费者也提出,55℃杯重达600克,外形500ml却只能装280ml的水,存在偏重且容量小的不足。今年2月即将发布的55℃杯2.0版会有哪些改良?连振表示,为了防止制假者抄袭,不宜提前公布。

iseeyou » 55℃杯真相 真品用三水醋酸钠等廉价材料?

赞 ()评论 ()
分享到:更多

我要吐槽